共享雨伞的夜晚
图书馆闭馆音乐响起时,暴雨正拍打着落地窗。我望着檐角连成线的雨帘,把书包顶在头上准备冲刺,却看见他举着明黄色雨伞站在台阶下,伞面上印着”青协”的卡通logo:”同学,共享雨伞了解一下?”
那是高二秋天的尾声,林杨作为青协部长在推广雨伞漂流计划。我攥着伞柄跟他跑进雨幕,听见他絮絮说着回收规则,水花在我们脚下绽成透明的莲。第二天去高三楼还伞时,公告栏贴满他手绘的漫画海报,雨伞小人在纸页间传递温暖,像一串发光的蒲公英。
后来总在雨天”偶遇”他的共享伞。有时是画着笑脸的晴空蓝,有时是泼墨山水的素白,伞骨间总别着便签:”今天帮张老师搬作业啦”、”食堂新出的玉米烙超赞”。有次在伞里发现银杏叶书签,背面写着泰戈尔的诗:”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报之以歌”,叶脉间还沾着未干的雨珠。
冬至那天,他抱着募捐箱出现在我班门口:”要不要加入周末的助老活动?”我捏着志愿者申请表犹豫时,他突然翻开工作手册,某页夹着被我退回三次的银杏书签:”你看,这些老人就像秋天的银杏,等不及春天就会凋零。”窗外正飘着那年第一场雪,他睫毛上落的雪花突然让我想起那些在伞下跳动的雨滴。
第一次去敬老院,我戴着绶带浑身僵硬。林杨把暖宝宝塞给我,转身推起王奶奶的轮椅:”奶奶,这是我们新来的小银杏。”当老人树皮般的手抓住我时,掌心温度竟与母亲临终前如此相似。那天我学会了给轮椅系防滑扣,听完了八遍长征故事,临走时赵爷爷往我兜里塞了颗大白兔:”闺女,常来啊。”
梅雨季的周末,我们蹲在器材室修轮椅。他拧螺丝我递扳手,蝉鸣混着机油味在空气里发酵。有架老轮椅总是吱呀作响,我们给它缠上黄丝带,在靠背画了朵小向日葵。后来听说这架轮椅陪李爷爷走完了最后时光,护工说老人握着向日葵笑得像个孩子。
毕业典礼那天,林杨送我的纪念册里夹着泛黄的雨伞借还记录。原来那些”偶遇”都是他提前查了天气预报的守候,每把伞的编号悄悄连成北斗七星的形状。最后页贴着敬老院合影,我们在轮椅群中比着剪刀手,身后是满墙的银杏贴画。
如今走在大学林荫道,总不自觉地寻找明黄色伞影。上周发现校门口也立着共享雨伞桩,伞柄挂着熟悉的手绘卡片。取伞时忽然落下一片银杏叶,背面新增了一行小字:”爱是永不收回的伞,在人间不停流转。”